信息報詳情
時間點的把握對于一個人的職業(yè)生涯成長起著決定性的作用。你所有不曾料想過的問題,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與你不期而遇;你所有曾經瀟灑的隨遇而安,同樣也會隨時間流逝而讓你承擔相應的代價。所以,無論是為了避免走更多的彎路,還是邁向更大的成功,你都必須提前思考你未來的謀生之路。
在這個世界上,“唯一不可阻擋的是時間,它像一把利刃,無聲地切開了堅硬和柔軟的一切,恒定地向前推進著,沒有任何東西能夠使它的行進產生絲毫顛簸,它卻改變著一切?!?/span>
我始終相信一句話:出來混,遲早要還的。你辜負的時間在未來的某天都會同樣辜負你。
在我們的職業(yè)生活中,會出現(xiàn)兩類人群:一類是已經做到一定級別——至少是領導級別,在公司具有一定地位,年薪不少于20萬的人;另一類是工作多年,但依然處于一個相對低的位置,無論是職位層級或物質回報均無法得到較高認同。通過對比會發(fā)現(xiàn),但凡那些在職業(yè)發(fā)展上獲得一定成功的人,都有一個共同的特征,那就是在自己所熟悉且擅長的領域,至少精耕細作了10年,抑或不斷向上拓展知識面以擴充自己的職業(yè)能力。而那些在職場上找不到自己位置的人,往往屬于每隔一兩年換方向,從來沒有在某一個方向上深入積累下去。當然,除了頻繁跳槽的因素之外,還有另外一個因素,那就是:已經在一個方向上深入積累,但這種積累屬于重復勞動式的,并沒有上升,致使職業(yè)發(fā)展原地踏步。
不管你是否承認,你都必須重視“35歲現(xiàn)象”。
很多企業(yè)在招聘時,明確規(guī)定年齡在35歲以下。如果你的年齡到了35歲卻還在通過招聘網(wǎng)站投遞簡歷不斷跳槽的話,你就應該反省一下自己到底哪里做錯了。當然,就大體經驗來看,如果真到了35歲甚至更高的年齡才去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,很有可能這個問題你已經無力解決了,很多現(xiàn)實的困難會讓你有心無力,束手無策。到了這個時候,很多人會因為當初的選擇后悔不迭,但卻欲哭無淚。所以,無論是為了避免走更多的彎路,還是邁向更大的成功,都必須提前思考你未來的謀生之路。未雨綢繆會比臨時抱佛腳有用得多。
90后,是職業(yè)規(guī)劃問題的高發(fā)區(qū)。年齡最大的一批90后,即將面臨三十五歲的職業(yè)門檻;但還有相當一部分90后,正在邁向三十而立的路上。如果說年輕是上帝給予你的犯錯的資本,你還有時間去彌補;但如果你已經到了二十歲的尾巴上,這種資本將不再是你的專利。從大學畢業(yè),到你的而立之年,這個時間已經足夠長,讓你有足夠的機會去了解社會,適應社會,并反思自己的成長。
過去這一年里,曾試過與同事朋友談過職業(yè)規(guī)劃的問題,面對實習生,他們剛踏入社會,或許不了解夢想與現(xiàn)實的差距,或許可以憑著興趣愛好支撐職業(yè)選擇,但時間久了終須面對現(xiàn)實,應該先多觀察多實踐,找到自己夢想與實際相結合的職業(yè)并為之奮斗;面對在建筑行業(yè)深耕七八年卻考慮轉行的同事,雖理解疫情對建筑行業(yè)的影響,但我還是勸其三思,積累近十年的工作經驗技術和對行業(yè)思考的深度將付諸東流,這樣的代價他們是否能承受得起?
從30歲到35歲,這可能是你成長的最后的最佳時機。錯過了這個時機,你已不再年輕,社會也不會再以包容的心態(tài)去原諒你的年少輕狂。否則,你多走一步錯路,就必定要在以后以十倍的代價補回來。從30歲到35歲,你應該學著為你蕓蕓眾生般的生命,多積累一些厚度,以便讓你下半生的職業(yè)生涯不要在“假如一切能夠重來”的悔恨和遺憾中度過。